12月4日,由中共青島市委黨校和青島市人大常委會研究室主辦,中共市南區委黨校、青島市情研究中心承辦的“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會在青島市委黨校舉辦。
研討會現場
來自中共中央黨校、山東省委黨校、農業農村部黃海水產研究所、山東省社科院海洋經濟研究所、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黨校、青島市人大常委會、駐青高校、市委黨校和區市黨校等單位的20多位領導和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專題研討會。青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紅兵,中共青島市委黨校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長、一級巡視員王濤,青島市南區委書記、區委黨校校長王鋒分別致辭。中共青島市委黨校副校長展旭杰主持本次專題研討會。
李紅兵表示,本次研討會的目的就是圍繞黨中央和省、市委的路線方針政策、重大戰略規劃和最新工作部署,在第一時間內發出青島聲音,發出市南聲音,更好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王濤表示,經過前期對最近一段時間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的認真調研,把“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確立為研討會的主題,這既是一場非常有意義的學術交流活動,也是為推動青島市和市南區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的具體行動。他希望專家和學者在研究會上集思廣益、暢所欲言,加強融合、互動、交流,提出有深度有內涵的對策性建議,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青島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王鋒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一步明確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市南區要如期率先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在產業聚集、空間拓展、社會治理、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等方方面面繼續堅持不懈地探索高質量發展之路。本次研討會為專家學者們幫助市南區出謀劃策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希望專家學者們能為像市南區這樣成熟的主城區如何進行高質量發展、青島市如何進行高質量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研討會現場
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和實踐路徑,對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進行了科學謀劃。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對團結和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加快青島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具有重要意義,對市南區加快建設精致、活力、時尚、幸福、高效的樣板區更是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大會研討環節,相關領導和專家學者圍繞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青島市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不斷豐富城市內涵,提升城市品質。就實現城市高質量發展、提升城市傳播力、打造海洋城市建設、發展現代都市農業等方面發表了精彩的觀點。
研討會現場
專家觀點摘登
鄒一南(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教研部教授)
《特大超大城市高質量發展與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
推動城市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好要把大城市作為一種體制內,中小城市作為一種體制外。通過提高體制外部門的基本公共服務的水平,來疏解大城市的壓力和積極性改革的思路,以體制外的發展促進體制內改革。同時,要解決基本公共服務的 “兩個均等化” 問題,一是大城市和小城市均等化;二是大城市內部戶籍人口和流動人口的均等化,包含以“愿落盡落〞為原則推進非戶籍人口落戶、以權利義務一致為原則推廣居住證積分權益制、完善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轉移支付制度、優化基本公共服務導向的政績考核制度、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法律制度。
邱磊(中共山東省委黨??蒲泻椭菐旃ぷ鞑恐魅?、教授)
《實現城市高質量發展要把握的三個基本問題》
高質量發展是一個系統、全面、多維度的概念,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的全面提升,需要解決經濟社會環境發展中各種突出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內涵非常豐富,要求和部署非常全面和系統。
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必須把推動市場主體量質齊升作為穩增長的源頭活水,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有助于推動科技創新、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有助于新技術、新工藝、新業態的出現,最終實現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
青島要立足地域優勢、資源稟賦、既有產業基礎,突出問題導向,強化改革創新,在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凝心聚力、鼓勁造勢,全力打造在全國和國際上有重要影響力的“青島品牌”。
阮曉紅(黃海水產研究所辦公室主任、副研究員)
《耕海牧漁七十五載,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是?島最鮮明的特色優勢。隨著?島的海洋特色愈發明顯,?島在國家海洋戰略的發展版圖中的地位也愈發清晰?;厮?5年發展歷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見證了我國海洋漁業資源開發利用的歷程和成就,展現了?島市海洋水產科技及其產業發展的脈動與輝煌。?海水產研究所是市南區重要的海洋科研院所之一,在過去75年間始終與市南區的發展緊密相連,同頻共振。
?島是我國藻、蝦、貝、魚、參五次海水養殖浪潮的發源地,“打好種業翻身仗”,推動我國水產種業發展,青島責無旁貸。目前正在組建的青島藍色種業研究院,未來將繼續發揮在藍色種業的發展優勢,推動水產新品種不斷產出,從青島走向我國沿海各地。始終走在海洋科研前端的?島,在新的浪潮中,將邁上技術輸出的新高度。
于千鈞(山東省社科院海洋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海洋城市建設的國際經驗與山東實踐》
建設“網格型”海洋城市群,在行動路線上要加強頂層設計,制定整體性規劃前瞻引領;要推進跨區制度對接,提升城市群治理能力和服務功能;要依托引擎牽引,實現布局優化與動態融合;要全方位資源支持,保障長效發展。建設“網格型”海洋城市群要優化提升青島海洋核心城市能級、統籌協調城市涉海要素平臺建設、合作共建區域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協同推進海洋生態環境共管共治。
王英(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副教授)
《歷史建筑保護利用與城市更新》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的啟動代表我國城市更新已進入適應新時代要求、承載新內容、重視新傳承、滿足新需求的新階段,標志著城市建設從“粗放式發展,進入“精細化運營”時代。
城市更新導向應該逐新擺脫粗放式的更新方式,轉向漸進式、精細化、智慧化。城市更新應踐行集約節約用地,以保障公益為原則。城市更新應遵循城市發展規律,以更為常態化的代謝與更新進入持續發展的軌跡,守牢五大底線。城市更新要注重城市作為有機體在空間上的連接和時間上的漸進。城市更新不僅是由舊變新,低效變高效、單一變綜合的物質環境改善,更重要的是生產、生活與生態綜合考量的理念更新。應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持續加大民生改善的力度,為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任德靖(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區委黨??蒲胁扛苯淌冢?/strong>
《聚焦青島,匯智聚力分類推動黃河流域中心城市高質量發展》
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工勤技能人才都不應是單一專業的人才。在流域空間一體化的時代,青島作為山東半島的龍頭城市,在促進黃河流域產業轉型升級和優化協同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青島該如何發揮優勢,復合型人才是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前提保障。
“黃河入海流”在地理位置上是黃河流域與黃渤海區城匯聚交融的客觀寫實,也為黃河文化與海洋文化的匯聚提供了沃土。青島的海洋文化特色里面更多地融入了黃河文化的色彩,經“海岱廊道”的傳播,形成了海洋文化與黃河流域的其他城市和地區的文化,如關中平原城市群的秦漢唐文化、寧夏沿黃城市群的西夏文化等多元文化交融的局面。
李曉杰(青島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青島青鐵商業發展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董事長)
《青鐵商業助力城市更新和開發建設》
在高質量發展理念指引下,青島地鐵正大踏步走在跨越發展的大道上,成為了全國建設速度最快的地鐵城市之一,打造了全國知名的“暢達幸?!边\營品牌,今年更是提出了“建設世界一流地鐵,打造一流城市投資建設運營商”的宏偉愿景,全面發力建設、運營、開發、經營、資本運作“五大賽道”,以軌道交通的快速挺進、網狀鋪展,拓展城市邊界,激活城市活力,助力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古語云: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青島地鐵始終站在城市發展的宏觀視角為企業謀篇布局。以更加智慧、綠色、低碳的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為先導,青島地鐵秉持策劃先行、全面突破的整體思路,以地鐵擔當激活片區活力,打造了軌交行業助力城市更新的獨特樣板。
唐畫女(青島理工大學人文與外國語學院副教授)
《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提升城市傳播力》
展現一個立體多彩中國,需要提升城市在國內外發展競爭中話語能力和吸引力。第一要明確核心定位,系統挖掘城市主體文化形象。青島市文化符號眾多,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空間極大,這也會造成描述角度分散、主線不明的情況,目標受眾群體很難形成清晰完整形象感知,從而難以實現城市宣傳的理想效果。第二要有科學傳播意識,合理提升內外公眾參與度。人在文化傳承和傳播過程中最為重要,以人為中心將群體中的個體串聯起來,使其成為一個共享文化記憶的整體。內部公眾應該是城市形象傳播的基礎力量,應該鼓勵個人團體政府助力文化元素在生活空間的推廣,完善文化標志物設置與傳播機制,讓文化元素充滿民眾的日常生活,以此激發民眾對城市文化的認同認知,最終樹立文化自信。重視國際文化交流中發揮青年的力量,提升中國國際傳播的人文感和青春度。比如在高校外語教學中,我們重視將課程思政與跨文化傳播策略以及地域文化的有機融合,積極培育精通外語的跨文化傳播人才,展示可信、可愛、可敬的青島形象。在當下社會化媒體時代,外部公眾成為城市品牌形象宣傳過程中不容忽視的力量,高效的傳播是讓每個來青島的外國朋友成為主動的青島文化的傳播者。第三是要提高融媒體意識,在新格局中搶占高地。構建城市形象離不開有效的傳播方式,當前5G、大數據、云計算、VR、AR等新興技術不斷涌現,推動國際傳播領域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各國民眾的信息接受習慣日益向新興媒體、移動傳播等方面轉移。目前青島已聚集了虛擬現實相關的企業約有110余家,青島理應借此利好形勢,爭取在原宇宙國際傳播新格局中搶占高地,在全球傳播秩序中為我國爭取更大的話語權。
冷靜(青島市社會科學院城市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在融入新發展格局中全面增強青島國際門戶樞紐功能》
面向未來,青島需要依托承接南北、貫通東西、毗鄰日韓的區位優質,加快培育參與和引領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努力打造連接中亞、中東歐與東北亞的國際門戶樞紐。
青島戰略疊加區位優勢日益凸顯、交通通達全球能力顯著提高、經濟輻射帶動功能不斷增強、國際交往服務水平持續提升等方面讓青島初具發展成為國際門戶樞紐城市的基礎條件。在基本思路上,一是要打造聯通國內國際綜合交通新門戶,以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為目標,著力優化通道、樞紐、網格布局;二是要打造全球高端要素配置新通道,依托空港、海港、陸港樞紐地位和上合示范區等重大開放平臺集聚效能,聚焦國家物流樞紐在全國物流樞紐網絡中的關鍵節點和骨干樞紐的重要作用;三是要打造國家開放經濟發展新高地,大力發展高端樞紐偏好型產業,不斷提升青島在全球供應鏈價值鏈中的位勢;四是要打造引領區域協同發展新引擎,形成與國際門戶樞紐發展相適應的區域協調發展機制;五是要打造高品質國家化精彩魅力新都市,形成國際交往活躍、國際化服務完善、國際影響力凸顯的國際交往中心。
石運峰(青島市人大常委會二級調研員)
《以民為本 精準監督助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可靠制度保障”。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搞得好不好,老百姓的滿意度是重要評判標準。市人大常委會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維護好、實現好和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人大監督工作的出發點,充分發揮人大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開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人大代表在行動”。2022年環保世紀行活動在中山公園歐洲花園舉辦了啟動儀式,采取“市人大常委會集中調研”+“人大代表在行動”相結合的形式,推動公園城市建設工作深入開展。通過將人大監督、輿論監督和群眾監督相結合的監督方式,掌握群眾所思所想,找準人大工作和為民服務的結合點,用心用力解決好群眾在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方面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切實做到知民情、解民憂、聚民心,架好黨委政府與人民群眾的“連心橋”,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程國有(中共青島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主任、教授)
《二十大報告關于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邏輯思路》
經濟基本主體是企業,核心是供求循環一體。企業涉及供產銷,馬克思關于產業資本循環理論講到依次經過購買、生產、銷售三個過程,其本質是供給與需求。企業高效運行是供產銷的高速高效循環,即供求循環。同一個終端產品由眾多零配件構成,這些企業就構成產業鏈,同一種產品供應不同企業,就構成供應鏈,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經濟循環暢通實質還是供求循環暢通。馬克思社會再生產循環講到:生產分配流通交換分配消費,生產是供給,消費是需求,分配、流通、交換都會影響生產和消費,社會再生產循環暢通,經濟循環暢通都是供求循環。
馬秀貞(中共青島市委黨??蒲胁拷淌冢?/strong>
《明晰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的四重邏輯》
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的要求是經濟體內部可循環,前提是國內有較大規模的市場和完整的經濟體系。我國有巨大的人口規模和市場潛力,有相對完整的現代產業體系,具備這個前提條件。從經濟條件看,2021年我國GDP總量已突破114
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位:從產業體系看,我國產業門類齊全;從市場規???,我國有14億人口,是全球第二大市場,有9億多勞動力資源,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人均GDP邁過1萬美元;從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看,我國發展正處于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發展中期,2021年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4.7%,推進現代化發展的投資需求空間巨大。依靠國內經濟大循環我國會形成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從世界各國發展的經驗看,其外向型經濟一般都存在于經濟發展的初期,到了中后期進一步的經濟增長則更多依賴于肉需的擴大。
實施擴大內需戰略,要在就業、收入分配制度、社會保障體系、投融資體制等方面綜合施策,建設一個超大規模的市場并成為一個可持續的過程。要釋放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優化投資結構,補好傳統基建與新基建的短板,改革消除影響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提升的體制障礙,建立擴大消費的制度和機制,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推進國內市場一體化。
王旭(中共市南區委黨校)
《數字技術賦能社會基層治理法治化新格局》
總結數字技術賦能社會基層治理新格局的市南模式,主要路徑與方法,包括三個方面:首先,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確保社會基層治理正確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貫穿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的一條紅線”,這一重要論述充分體現黨的領導是實現社會基層治理正確方向的根本保證。其次,完善政策法規,確保社會基層治理合法高效。數字技術賦能社會基層治理,不是簡單的社會治理數字化,而是不斷健全政策法規,規范社會治理數字化層次與水平。第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多元社會主體協同推進。數字技術賦能社會基層治理,將促進政府職能部門從傳統的管理型政府轉變成為服務型政府,有效協調政府內部關系,打通政府內部信息壁壘,將政府社會管理和服務職能跨部門整合,進一步激發各類社會主體活力,促進政府、市場、社會、公眾之間合作協同,努力構建全方位便民服務網絡。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曹鵬
責任編輯:臧劍
請輸入驗證碼